<li id="ipnki"><acronym id="ipnki"></acronym></li>
<rp id="ipnki"><acronym id="ipnki"><input id="ipnki"></input></acronym></rp>

  • <tbody id="ipnki"></tbody>

    光伏首富的沉浮

    在原材料緊缺的2021年,“擁硅為王”一度成了光伏產業的基本準則。但僅僅過了一年多,今年8月下旬,手握硅料業務的通威股份(以下簡稱通威)就突然宣布進軍下游的組件業務。消息一出,就連一直有著“光伏茅”之稱的產業鏈一體化企業隆基綠能(以下簡稱隆基)也連跌了數日,8月19日至今,市值累計下跌近600億元。手握光伏產業里最核心
    雖然風電和光伏在整個能源體系里算不上大頭,至少在短期還不能扭轉整個大洲的用電需求,但極端的能源緊缺同樣帶動了光伏的需求。

    需求很快傳導到中國光伏產業。上半年,光伏出口成為一大增長推動力。光伏行業協會的統計數據顯示,上半年,包括組件、控制器和逆變器等在內,我國光伏產品出口總額約259億美元,同比增長了113%。

    當世界的變化超出了預期,需求持續拉緊,這個長時間跟著預期和政策推進的行業仍在緩慢提速,瓶頸最終落在了硅料上。

    根據瓶頸反推法,可以簡單的理解為:硅料能產出來多少,最終裝機量就會是多少。

    “擁硅為王”的穩固局面下,大多數利潤也被以通威為代表的硅料企業拿走。

    從企業凈利潤來看,今年上半年,硅料龍頭通威股份凈利潤122.24億元,同比增長達到312.17%,成為上半年最賺錢的光伏企業。大全能源、特變電工、協鑫科技分列二、三、四分別賺走了95.25億、69.05億元、69億元。

    前四名皆為上游硅料生產企業,在賺錢能力上直接把去年的產業一體化龍頭隆基擠到了第五。

    數據顯示,在2022年上半年,隆基實現收入504億元,同比增長43.64%;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64.81億元,同比增長29.79%。

    上游成本大幅提升,對隆基股份業績的影響是全方面的,去年一整年,隆基股份營業成本為645.9億元,同比增長56.98%;另一方面,為了鎖定產能2022年一季度,隆基股份的預付款達到73.23億元,占流動資產的9.78%。

    隆基的銷售毛利率也在持續下滑。從2019年的28.9%,縮減至2021年的20.19%,2022年上半年進一步下滑至17.61%。

    相比較隆基,通威如今還處在一個不錯的局面中,但為何卻要宣布進軍利潤較差的組件環節,是攪局還是放長線釣大魚?


    電池片、組件等下游環節沒能看到硅料價格“按時”回落,以犧牲利潤、壓縮產能以及部分中小企業停產的方式承受著這輪周期的代價。

    通威以一年賺走三年利潤的姿態,走上了光伏舞臺的最中心。

    但這種高光是難以持續的。高位的硅料價格并沒有合理的長期支撐因素,根據以往的經驗,周期結束后一輪下跌乃至暴跌成為早晚會發生的事情。硅料漲價順著產業鏈持續向下震蕩,價格下降也會重溯產業鏈的利潤分配。
    0
    天天射天天弄天天操,色婷婷精品视频在线播放,光棍天堂影院手机版,污A片视频在线观看
    <li id="ipnki"><acronym id="ipnki"></acronym></li>
    <rp id="ipnki"><acronym id="ipnki"><input id="ipnki"></input></acronym></rp>

  • <tbody id="ipnki"></tbody>